齐家网 >百科讯息 >植物讯息 >观叶植物 >地骨皮的简介及展示尽显其特性

地骨皮的简介及展示尽显其特性

2015-08-28 11:59:23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一、地骨皮图片  1、形态特征  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是枸杞LyciumchinenseMill.的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
  一、地骨皮图片
  1、形态特征  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棘刺长0.5-2厘米,生叶和花的棘刺较长,小枝顶端锐尖成棘刺状。叶纸质或栽培者质稍厚,单叶互生或2-4枚簇生,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1.5-5厘米,宽0.5-2.5厘米,栽培者较大,可长达10厘米以上,宽达4厘米;叶柄长0.4-1厘米。  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于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梗长1-2厘米,向顶端渐增粗。花萼长3-4毫米,通常3中裂或4-5齿裂,裂片多少有缘毛;花冠漏斗状,长9-12毫米,淡紫色,筒部向上骤然扩大,稍短于或近等于檐部裂片,5深裂,裂片卵形,顶端圆钝,平展或稍向外反曲,边缘有缘毛,基部耳显著;雄蕊较花冠稍短,或因花冠裂片外展而伸出花冠,花丝在近基部处密生一圈绒毛并交织成椭圆状的毛丛,与毛丛等高处的花冠筒内壁亦密生一环绒毛;花柱稍伸出雄蕊,上端弓弯,柱头绿色。 
 浆果红色,卵状,栽培者可成长矩圆状或长椭圆状,顶端尖或钝,长7-15毫米,栽培者长可达2.2厘米,直径5-8毫米。种子扁肾脏形,长2.5-3毫米,黄色。花果期6-11月。
 2、生长习性  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生于山坡、田野向阳干燥处;有栽培。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肥、耐旱、怕水渍。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2%,在强碱性、粘壤土、水稻田、沼泽地区不宜栽培。
  3、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以及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主产山西、河南、浙江、江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二、中药地骨皮图片
  药材简介:【异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 
 【药材】干燥根皮为短小的筒状或槽状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长3~10厘米,宽0.6~1.5厘米,厚约3毫米。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粗糙,有错杂的纵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黄色,内层灰白色。臭微。味微甘。以块大、肉厚、无木心与杂质者为佳。
  采制:全年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根皮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筒直径0.5~2cm,厚1~3mm。外表面土黄色或灰黄色,粗糙,有交错裂纹,易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较厚,土黄色;内层类白色。微有香气,味稍甜。 
 化学成分:根皮含甜菜碱(betaine)、枸杞酰胺(lyciumamide)、β-谷甾醇,柳杉酚(sugiol)、蜂蜜酸(melissicacid)、亚油酸和桂皮酸。  性味:性寒,味甘。 
 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附注:同属植物宁夏枸杞L.barbarumL.的根皮,亦作地骨皮用。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生产。
  药材性状  【炮制】拣  去杂质及木心,略洗,晒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纲目》:"味甘淡,寒。" 
 【归经】入肺、肝、肾经。  ①《汤液本草》:"足少阴,手少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②《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③《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④《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⑤《本草别说》:"治金疮。"  ⑥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  ⑦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⑨《纲目》:"去下焦肝肾虚热。"  ⑩《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痼,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忌铁。"  ②《本草汇言》:"虚劳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泻者宜减之。"  ③《本草正》:"假热者勿用。"  以上展示的地骨皮图片及资料介绍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齐家装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