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网 >百科讯息 >生活讯息 >健康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吃前不得不看!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吃前不得不看!

2015-08-28 11:13:49

  羚羊角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今市售正品的原动物为赛加羚羊。别名高鼻羚羊。那么,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一、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羚羊角的功效  羚羊角...



  羚羊角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今市售正品的原动物为赛加羚羊。别名高鼻羚羊。那么,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吧。
  一、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羚羊角的功效
  羚羊角是平肝息风中药,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1、羚羊角片:除去骨塞,入温水中浸渍,捞出,镑成纵向薄片,晾干即成。  2、羚羊角粉:除去骨塞,锉碎,研成细粉即成。  药名:羚羊角  性味:味咸;性寒。归肝经、心经。  功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主治: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脾虚慢惊患者禁服。
  羚羊角适合人群:脾虚慢惊禁服。  羚羊角食疗作用:羚羊角味咸、性寒,归肝、心经  质重镇降;具有清热镇惊,平肝熄风,明目退翳,凉血解毒的功效  主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小儿惊风,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膜,热毒下血,斑疹,疮毒。
  羚羊角做法指导:
  1、温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者,可与钩藤、菊花、生地、竹茹等配伍。  2、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者,可与龙草、黄芩、栀子、草决明等到相伍。  3、肝火上冲,胃气不降,卒然吐血者,可与大黄、肉桂配伍。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克,宜先煎2小时以上;研末,每次0.3至0.6克;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或磨汁涂敷;或研末调敷。
  羚羊角的作用
  清热镇痉,平肝熄风,解毒消肿。主治高热神昏、谵语发狂、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肝经无热者不宜。  1、羚羊角治伤寒时气,寒热伏热,汗、吐、下后余热不退,或心惊狂动,烦乱不宁,或谵语无伦,人情颠倒,脉仍数急,迁延不愈:羚羊角磨汁半盏,以甘草、灯芯各一钱,煎汤和服。(《方脉正宗》)  2、羚羊角治中风手颤,DE曳语涩:羚羊角(镑)一两,犀角(镑)三分,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一两半,薏苡仁(炒)、秦艽(洗)各二两。共研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竹叶汤下,渐加至三十丸。(《圣济总录》羚羊角丸)  3、羚羊角治小儿夜啼及多惊热:羚羊角屑一分,黄芩一分,犀角屑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茯神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羚羊角散)
  4、羚羊角治时气七日,心神烦热,胸脯不利,目赤,不得睡卧:羚羊角屑、黄芩、枝子仁、黄连(去须)、川升麻、枳壳(敖炒微黄,去瓤)各一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竹叶汤下三十丸。(羚羊角丸,⑥方以下出《圣惠方》)  5、羚羊角治心肺风热冲目,生胬肉:羚羊角(镑)、黄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三分,甘草(生锉)一两。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6、羚羊角治眼卒生白翳膜:羚羊角屑半两.泽泻半两,甘菊花一两,葳蕤半两,菟丝子半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羚羊角散)  7、羚羊角治痘后馀毒未清,随处痛肿: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黄耆、金银花各二两,煎汤和服。(《本草汇言》)
  8、羚羊角治偏风,手足不随,四肢顽痹:羚羊角(镑)一两,独活(去芦头)二两,乌头(炮裂,去皮、脐)三分,防风(去叉)一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腹、夜卧各一。(《圣济总录》羚羊角汤)  9、羚羊角治阳厥气逆、多怒:羚羊角、人参各三两,赤茯苓二两(去皮),远志(去心)、大黄(炒)各半两,甘草一分(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羚羊角汤)  10、羚羊角治血虚筋脉挛急,或历节掣痛:羚羊角磨汁半盏,以金银花一两五钱,煎汤一碗,和服。(《续青囊方》)  11、羚羊角治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羚羊角屑三分,独活一两,当归三分(锉,微炒),防风一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一两(去根、节)。捣,粗罗为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羚羊角散)  羚羊角和藏羚羊角某些主要化学成份蛋白质、如胆固醇、磷脂类、脂肪酸及其甘油脂等,基本相同.除丝氨酸、甘氨酸含量相近外,其余13种氨基酸的含量藏羚羊角均高于羚羊角.就微量元素而言,藏羚羊角也均高于羚羊角。实验还证明,藏羚羊角提取液对实验动物具有错静、止痛、退热及降压的作用。
  二、羚羊角的食用方法
  羚羊角汤
  组成:羚羊角6分、鳖甲(炙)6分、知母2两、甘草(炙)2两、香豉5合、牡蛎1两。  用法:上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5次服。连用有殊效。  主治:产后时行,兼邪气似疟者。  来源:《普济方》卷三五三引《肘后方》
  羚羊角饮
  组成:羚羊角屑、栀子仁、冬葵子(炒)各30克、青葙子、红蓝花(炒)、麦门冬(去心,焙)、大青、大黄(锉,炒)各15克  用法:上八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血淋,小便出血,热结涩痛。  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青风羚羊角汤
  组成:羚羊角1钱、元参1钱、地骨皮1钱、车前子1钱5分、川芎1钱、羌活1钱、细辛5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以水2盏,煎至1盏,食远温服。  主治:目内障久,变青风有余。  来源:《金鉴》卷七十七。
  羚羊角钩藤汤
  组成:羚羊角1--5克(先煎)、钩藤9克(后下)、霜桑叶6克、川贝母9克、鲜竹茹10克、生地黄15克、菊花9克、白芍12克、茯神木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的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甚至神昏,发为痉厥、舌绛而干,脉弦而数。温病热极生风,痉挛抽搐。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齐家装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