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网 >百科讯息 >植物讯息 >植物养护 >冬春季农业防寒技术指导

冬春季农业防寒技术指导

2015-09-01 10:08:22

为做好冬春季农业防寒工作,确保越冬农作物、水产和畜禽的安全生产,现提出如下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冬种蔬菜防寒防冻措施1、冬季蔬菜防寒保温方法(1)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提高...



为做好冬春季农业防寒工作,确保越冬农作物、水产和畜禽的安全生产,现提出如下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冬种蔬菜防寒防冻措施
1、冬季蔬菜防寒保温方法
(1)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寒力. 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 低温之前,少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
(2)施有机肥法:用充分腐熟的鸡粪、牛粪或土杂肥等暖性农家肥结合培土进行培肥,可提高根部土温2-3℃. 施肥宜趁晴天进行,每亩施1000-1500公斤.
(3)培土法:冻前结合中耕,用碎土培土,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温,又能直接保护根部. 中耕培土须在土壤冻前进行,深度以7-10厘米为宜.
(4)覆盖法:在霜冻来临前下午,用秸秆、稻草等覆盖在菜畦和蔬菜上. 每亩用稻草100公斤,要稀疏散放,切不可将蔬菜全部盖住,以免影响光合作用. 在气温回升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
(5)撒灰法:一是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在蔬菜上撒一薄层谷壳灰或草木灰;二是在行间撒草木灰.
(6)熏烟法:用杂草、秸秆、枯枝落叶等堆放成堆,霜冻来临前在上风头的边角处点火熏烟,每亩4~5个点,能显著减轻霜害.
(7)风障法:在菜畦北边用作物秸秆等做成1-1.5米高的防风障,每隔3-4畦设一道防风障.
(8)冬灌法:在寒流侵袭时,保持沟渠流动水的供应,可以提高流动水区域的温度,降低霜害.
(9)喷叶面肥法:霜冻前后可在晴天结合补水喷叶面肥增强抗性. 要求喷施不含助长激素的叶面肥,可喷施400倍高脂膜液或400-500倍磷酸二氢钾液.
(10)喷水法:在霜冻来临时应在早上太阳出来融霜之前进行叶面喷水,把积挂在叶面的霜冲掉,减轻霜冻对蔬菜的影响.
2、已受冻害蔬菜的补救措施
(1)已受冻害的蔬菜在气温稳定回升后,有望恢复生机的作物要及时薄施即溶的复合肥水或喷施叶面肥,促进恢复生长.
(2)对已受冻害的地上部分,但地下部分未冻坏仍能恢复生机的作物,如马铃薯等,要及时清除冻死的地上植株病苗,防止感染,促进重新长出新芽.
(3)天气转暧出现阳光时,不要立即全部揭去覆盖物,应逐步慢慢揭去,以防脱水死苗.
(4)控制氮素肥料使用量,以免因氮肥过多,影响钾肥等吸收,发生生理性缺素症.
3、及时采收和改种冻害前,已可上市的蔬菜要及时采收,避免冻害损失. 因冻害无法继续生长的蔬菜,待天气回暖后抓紧改种耐低温的叶菜类,尽快恢复生产.
4、做好天气回暖后的防病防虫工作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受持续低温寡照天气影响,植株生长势弱,易发生病害. 待植株基本恢复生长后,在晴天中午选用适合的药剂防治猝倒病、立枯病、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同时,应控制施药浓度,以免产生药害.
霜霉病、疫病:可选用53%金雷多米尔600-800倍或72%霜疫力克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 黄曲条跳甲:可选用12%益扫利1000倍或48%乐斯本800-1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液喷雾或在作物苗期用18%杀虫双400倍淋施. 烟粉虱、蚜虫、瓜蓟马:可选用20%高卫士800-1000倍或25%阿克泰5000-6000倍液喷雾. 白粉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喷雾. 菌核病:可选用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1000倍液喷雾.
二、果树防寒防冻措施
1、荔枝、龙眼(1)对树盘进行培土、覆盖,树干涂白,增强树体的抗寒防虫能力.
(2)采用夜间熏烟增温,减轻霜冻的危害.
(3)回暖后应及时加强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进行根外追肥,提早施春肥,并及时灌水.
2、番石榴
(1)在霜冻发生前,有条件的可将整株用薄膜覆盖,对果实进行双层套袋防寒.
(2)追施草木灰、腐熟有机肥等暖性肥料,增强抗寒能力.
(3)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提早施春肥,并及时灌水.
(4)气温稳定回升后,应及时进行修剪,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防治炭疽病,可选用40%灭病威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
3、番木瓜
(1)将稻草一端捆扎成伞状覆盖植株生长点和幼叶幼果,也可用薄膜进行树冠覆盖防霜冻.
(2)树头培土盖草或夜间熏烟或日出前喷水洗霜,减轻霜冻.
(3)寒冷天气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枯叶、残株,增施叶面肥和有机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4、沙糖桔
(1)及时采收,避免果实冻伤带来经济损失.
(2)夜间熏烟或日出前喷水防霜冻,有条件的果园可在大幅降温前灌水,使地温保持相对稳定.
(3)在霜冻发生前有条件的可将整株用薄膜覆盖. 在现蕾期喷硼、镁、锌等微量元素和磷酸二氢钾、营养核苷酸等叶面肥及时补充营养.
5、香蕉
(1)果实套袋,内层可使用珍珠棉保温袋外加套一层蓝色薄膜袋进行双层套袋防寒,同时对改善蕉果的色泽和品质也起到较大的作用.
(2)及时剪除枯病枝、烂叶,避免冻伤程度进一步加重.
(3)有霜冻的晚上,有条件的蕉园可放流动水,以提高蕉园的空气温度,同时在蕉园堆放木糠或谷壳,点燃放烟雾,隔7~10米燃放一堆,最好整片蕉园统一行动,使蕉园上空形成烟雾层,起到较好的防寒作用. 第二天清晨,在日出之前要及时喷水洗霜,以减轻冻害.
三、水产防寒防冻措施
1、重点防寒的水产品种 防寒的重点品种是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主要品种有罗非鱼、鲮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淡水白鲳、宝石鲈、笋壳鱼及热带观赏鱼等. 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可引起大量死亡,并必须切实做好现阶段防寒和气温回升后的防病防疫工作.
2、当前防寒应急措施
(1)切实加强对池塘养殖鱼虾,尤其是罗非鱼、鲮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温水性养殖品种的防寒工作. 加强巡塘和对越冬设施的管理,防止保温大棚渗雨、渗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温措施.
(2)没有建保温大棚的养殖池塘,可采取加深池塘水深的方法防寒. 进水时尽可能抽取地下水,或者是其它水温较鱼池高的水源,不要抽取水温较低的浅层水. 进水时应缓慢少量,不宜一次性大量进水,避免引起不同水温层交流而使鱼群产生应激反应. 并在向北方搭建挡风设施等方法进行保温.
(3)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御寒.
(4)尽量减少对上述品种的人为刺激和干扰. 若需过塘,操作要细致,防止损伤鱼体,并做好消毒工作;如若起捕上市最好进行一次性清塘.
(5)加强病害监测. 发现暴发性病害应尽快上报渔业主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防治、隔离措施.
3、防寒防病技术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监测水温、水质,防止缺氧.
(2)露天池塘晚上不能用太阳灯加温,因灯光会引诱鱼虾到池塘表层低温区而冻伤、冻死.
(3)尽量不开动增氧机,以减少池塘水上下对流,从而减慢池塘底部水温下降速度,达到防寒目的.
(4)已出现冻伤或死鱼的鱼塘,应立即将死鱼捞走,以免死鱼腐烂污染水体,但不应立即对鱼塘施放消毒药,以防鱼虾产生应激反应而加速死亡.
(5)水温回升时,不可急于投喂饲料,避免塘底鱼群因上浮摄食导致冻伤患病. 待水温回升稳定后,适当换水,并做好水体消毒与水质调控. 水体消毒最好选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并视水质情况可适当使用底质改良剂,同时投喂添加维生素C和鱼油的人工配合饲料.
4、流行性暴发病防治方法 在低温阴雨季节,特别是在气温逐渐回升期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的高发期,这两种病害对淡水鱼类成鱼和鱼苗都危害严重,要注意做好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
一是加强生产管理,强化苗种、成鱼培育,科学投喂,提高鱼体抗病力;
二是保持水质清新;
三是避免鱼体受伤.
(1)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①苗种、成鱼可用2%-3%的食盐水浸泡;
②起捕、运输和过塘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
③用五倍子末全池泼洒,用药浓度为2-4ppm;
④用五倍子末拌饵投喂,每公斤鱼用0.1克,每天3次,连用7天.
(2)小瓜虫病的防治.
①预防:把水温调控到20℃以上;
②治疗:用青蒿末拌饵投喂,每公斤鱼用0.3-0.4克,连用5-7天.
5、做好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特别注意对外来鲤科观赏鱼的疫病防控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电话:12316或87219058).
四、畜禽防寒防冻措施
1、开放式的猪舍,要盖上塑料薄膜,以提高舍内温度;仔猪哺育间装上红外线灯等加热设施,使初生仔猪得到热源的补充,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7日龄为28—32℃,8—30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家禽育雏室要做好升温工作,防止过堂风进入.
2、放养的畜禽在寒冷天气时要及时召回栏舍,减少露天放牧. 牛等草食动物,要适当补充精饲料和人工牧草.
3、不宜喂给冰冻饲料和冷水. 下雨期间,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 生猪、耕牛都要喂给温水,一般井水、放在室内的水也可,绝对不能喂给溪水或放在露天的冷水.
4、做好畜禽舍的通风换气工作. 在强调保温的同时,注意畜禽舍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滞留在舍内的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保持畜禽舍空气新鲜. 严寒天气在中午较暖和时打开气窗进行换气,晴天可在中午前后开窗换气数次,每次约10—30分钟,以防止舍内粪酵解,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和某些疾病的发生、蔓延.
5、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严寒的季节及后期,天气变化较大,容易使畜禽降低免疫抵抗能力而导致病害. 要加强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各种防疫措施,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及时做好畜禽舍的消毒隔离,争取做到饲槽用具洗涤消毒每周1次;舍门口要设立消毒池,进出畜禽舍要更换衣服和鞋子,防止外来疫源的传入和重大疫情发生. 同时,要加强对养殖畜禽健康状况的日常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当地兽医站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